中山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30秒完成]
搜索
查看: 70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各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2 07:4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其实,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为此,世界各国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借鉴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对规范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必然会有所裨益。 □湖北教育学院  汪 丞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世界难题,各国政府都予以高度重视,纵观世界各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中,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策略。

一、法律促进,政策激励
      就业立法是西方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最为常见的政府措施,也是世界各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且基本上都是以实现充分就业、保障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以及保护失业为前提的。以美、德、日三国为例,美国就业法律制度的特色是对就业歧视有严格的约束;德国则制定了最详尽的解雇程序以保护就业者;日本就业法律制度的特色是特别强调就业技能训练。总之,完善健全的就业法律制度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在就业政策方面,美国的就业激励措施最为完善。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或部分免除学生上学期间的就学贷款。在联邦政府的政策外,各州也还有不同的激励政策。法国政府为促进就业,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实施“促进就业合同”。政府对签订合同愿安置长期失业者的企业两年内免收社会福利分摊金,并且每月补贴2000法郎;(2)实施“青年就业合同”。签订这一合同的企业主将被减免社会福利分摊金并享受政府补贴。此外,国家政府对促进就业的政策始终处在调整完善之中。如德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改革,“哈茨计划”历经多次简化、合并、创新,已逐步完善发展到第四阶段,简称“哈茨计划4”,这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颇有作用。各国政府采取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对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重视就业指导和服务
      世界各国大都实行大学生自主择业制度,但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各国都很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有以下特点:
      一是政府、高校、社会组织通力合作。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美国大学生就业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为毕业生服务,已经形成了良性的运行机制。政府在就业中起着法律保障和信息引导作用。美国劳工部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就业调查等基础性工作,是大学生就业的“总管”。下设劳工统计局,主要职能是收集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数据,重点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统计结果通过上网和发行出版物向全社会公布,作为政府决策和个人择业的参考依据。美国高校一般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心的工作大体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就业服务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提供就业信息,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就业洽谈会。美国大学60-70%的毕业生是通过学校就业服务机构这个主渠道就业的。此外,大量中介机构在学生和用人单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穿针引线,从事与就业相关的业务,充当“红娘”的角色。
      二是就业指导和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没有不接受职业指导的。国家普遍建立了就业指导系统,就业指导的内容很丰富,涉及职业性质、发展前途、经济收入、就业的难易程度、学生职业兴趣的测定与调查、择业准则和技巧等。就业指导的形式多样,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心理测试等,并且利用计算机来收集整理并提供信息。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如美国等国家的学校还要开设就业指导训练课程,作为计入学分的必修课。学校就业指导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指导、信息咨询指导和校正性指导。此外,就业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率通常高于其他渠道。当然,提供这些服务的机构不仅有学校,还有公共或私人的职业介绍所,许多企业也参与其中。
      英国的高等职业服务走在全球前列。大学生就业指导任务一般由学校设立的专职职业服务部承担。他们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计划求职方向,教他们写求职信、了解面试中的注意事项等。甚至在学生毕业两年之后还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服务意识非常强。其主要职能和任务有: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意向,建立职业目标,对毕业生进行技能评估,发掘其潜在的技能,帮助毕业生把在专业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工作技能;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创造实习机会;搜集和提供就业信息。日本设有机构健全的就业指导中心,具有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免费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助。

三、鼓励自主创业
      由于世界各国新增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新增劳动力的需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就成了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促进就业的政策取向。纵观各国政府鼓励创业的措施中,注重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政策的激励是显著的特征。前者力图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后者通过政策激励大力扶持创业。实践表明,创业教育与创业激励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业者的行列。
      美国是鼓励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当代许多著名高科技公司几乎都是大学生创业者们的成果。
      德国也注重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德国政府和金融研究机构联合在中学、大学开设创业课程,让学生们很早就开始尝试自己开公司,接触和熟悉企业管理及经营知识。在德国经济研究所发起的“青年企业家”项目,中学9年级以上的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创建微型公司,这些公司同正规公司一样被置于市场环境中运行。同时,政府与德意志协约银行也在部分大学开设讲座,并邀请企业界人士一起参与。据德国经济与劳工部统计,全国50%以上劳动力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创业政策扶持的重点在于促进创业机会的平等。扶持创办中小型企业共分为:制定创业计划、咨询和融资三个阶段。
      瑞典是创业成功率较高的国家。瑞典开展创业服务始于1984年。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创业计划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瑞典制定了严格而又科学的创业前置审查程序,通常有以下几个环节:政府明确创业扶持的对象;提供免费培训;创业人申请创业;审查创业计划;提供政策扶持。咨询专家还会对创业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按创业三年以后还能坚持经营的标准衡量,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区,创业成功率可达70%,全国平均能达到60%左右。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加剧,很多国家如巴西、埃及等都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专门设立了社会发展基金会,为处于失业状态的大学生提供资助或优惠贷款以支持大学生自己创业。

四、重视实践经验的培养
      近年来,实践经验不足,已经成为各国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一大障碍,因此,很多国家大学毕业生通过增加实践机会,提高了就业成功率。在校大学生普遍注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校和社会也为此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实践机会。
      法国重视社会实践,非常注重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的能力。在大学期间,毕业生的实习课程非常多。大多数人的实习期一般为4至6个月,多的甚至有9个月。实习期间,大学生们与各企业进行多层双向交流,最后作出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双向选择。加拿大大学生善于在实习中捕捉就业机会,他们或是通过由校方安排的专业实习,或是自己联系的单位去“实习”以找到工作。菲律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大学生毕业获得实践经验。如劳动与就业部实施“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即政府向刚毕业的大学生及青年劳工提供为期6个月的带薪实习机会,以便他们能顺利进入用人单位。针对在校大学生,该部还出台了“帮助学生就业特别项目”,即各地区学生均可在本地区该项目办公室注册,通过项目办公室与当地企业建立的联络网为学生在暑期或圣诞节长假提供带薪工作机会。美国政府鼓励企业增加实习机会给大学生。

延伸阅读
之一:
世界各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成因
      纵观世界各国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原因基本上可以从以下三种维度来考察:
     (一)就业需求不足。
      从需求角度看,工作岗位的数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是就业难的主要成因。就数量而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形成反差。从结构上看,一些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对文化素质较差,学历水平较低的非大学毕业生劳动力需求巨大,相反,需要高学历大学生的岗位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如近年来,泰国、西班牙大学生就业率不及中小学文化水平人群。
     (二)就业意愿偏差与就业能力不足。
      从就业供给角度看,一方面存在大学生能够胜任但不愿从事的大量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而不能胜任的职业。在就业意愿方面,由于工资水平、文化传统等原因,一些大学生不愿去特定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即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很多国家如瑞典缺少的不是工作岗位,而是缺少大学毕业生看得上眼的工作岗位。在就业能力方面,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认同程度低,认为他们工作经验缺乏,综合技能(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和对工作环境快速变化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不足,不能胜任工作。大学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是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适应的一种折射。
     (三)供求匹配的效率不足。
从就业供求匹配角度看,主要问题是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等致使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从而使其就业的市场过程面临着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损失。大学生就业匹配措施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雇主、政治家和媒体都要求帮助学生改进就业能力并为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支持。
由于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国外都积极采取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的就业措施。一般说来,各国所采取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基本上是力图解决以上矛盾,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最优化。这些措施旨在更多地刺激创业精神,创造就业岗位;激励大学生到艰苦的地区与艰苦的行业从事艰苦的职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加强职业匹配服务,改进大学生就业的效率,以期通过在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干预全面促进大学生就业。
之二:
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启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完善和调整国家教育和就业政策。具体而言: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目前,职业指导和服务的重要性已为国人所认同,但由于我国这方面工作起步较晚,服务质量还难以让人满意。大多数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还主要停留在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就业服务也多停留在提供信息服务上;还不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首先应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且几个阶段应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开设求职门诊,进行校正性诊断和培训,即在了解造成学生职业选择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去克服;进行求职技能培训。此外,还要强化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针对不同人群和享受政策的不同阶段,制定富于变化的服务措施,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另一方面,要把鼓励自主创业作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德国、瑞典两国实践表明,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是一个国家在面临经济转轨,就业形势严峻,原有就业渠道吸纳能力逐渐萎缩的情况下,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战略选择。因此,国家应该从政策鼓励和工作扶持上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完善的创业培训、项目开发、企业咨询、手续办理、小额贷款、跟踪服务为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保证创业质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30秒完成]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7123767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小黑屋|Archiver|中山大学论坛

GMT+8, 2024-5-8 19:57 , Processed in 0.0348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

© 2001-2020 中山大学论坛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